发布者:科学研究 时间:2014-06-09 阅读次数:692
祝贺我司麦勇教授、关涛教授、彭德雷博士获得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人民币汇率的社团结构与多边汇率稳定机制研究 | 麦勇 | 一般项目 | 应用经济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国外知识获取战略与组织结构匹配关系研究 | 关涛 | 一般项目 | 管理学 |
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涉诉案例的裁判生成与指导制度研究 | 彭德雷 | 青年项目 | 法学 |
麦勇教授的项目简介:
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波动体现为两种需求力量的主导:一是境外非居民主体对人民币资产的强劲需求,使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05年我国推出“人民币指数”以来,研究部门为跟踪离岸人民币市场需求编制了多种人民币指数。如 “跨境人民币指数”、“人民币动力指数”、“环球人民币指数”。二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及国际协作支付需求逐渐增加。2013年初,“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的组建,为东亚国家国际结算和支付提供合作平台。
在多重市场需求驱动下,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趋向复杂化,迫切要求我们采用新度量方法,重新审视人民币在全球汇率体系及东亚区域(东北亚和东南亚10+3)汇率体系中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集群(即社团结构)特征是什么?其在东亚区域的汇率体系稳定性及福利影响如何?如何引导人民币汇率适度波动?
研究上述问题的现实意义:(1)为管理层在外汇市场平抑人民币汇率过度波动提供操作方案;(2)为人民币汇率波动下减小结算参与国进出口损益变动提供建议。理论价值:(1)深化人民币汇率联动及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内涵。(2)为构建过渡性的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提供新方法论。
关涛教授的项目简介:
该课题在调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知识获取战略和组织结构形态的基础上,以“环境影响战略,战略决定结构”为理论逻辑,从知识基础论的视角构建知识获取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匹配模型。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来验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知识获取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匹配关系,验证下述观点:获取国外产品技术偏好度越高,采用产品维度组织结构的概率越大;获取国外市场知识偏好度越高,采用地区维度结构的概率越大;如果对获取产品技术与市场知识的偏好程度都高,则倾向于采用产品和市场维度相混合的结构。然后证明产品、地区与混合多元化是否能在上述三种知识战略与组织结构之间充当有效中介,检验国际化程度是否可以调节知识战略与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优化解决方案。
彭德雷博士的项目简介:
WTO争端案例的裁判报告是一件“艺术品”,尤其是中国涉诉案例,需要耐心琢磨、认真对待。课题简介、立意如下:
1. “万页裁决是WTO送给中国的珍贵礼物”。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截至2014年6月1日,在WTO争端解决案例中,中国被起诉31起,申诉12起,作为第三方参与的案例110起。
从“钢铁保障措施案”(中国入世第一案,争端主体涉及到九个国家(地区),参与律师数百名)到新近的“稀土案”,每一个案例都关乎国家、产业、甚至是每个普通人的利益。目前,WTO针对中国的案例裁决书超过万页。这“万页裁决是WTO送给中国的珍贵礼物”,需要认真对待。
2.“多边与区域的互动”。仔细考察已有WTO中国涉诉案例发现:当时签署的某些条款不够明晰,对中国极为不利。然而WTO法律体系已经进入了“法解释”的时代,短期之内不可能进行“立法”修改。但是,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签署异常活跃,需要重视WTO多边历史经验对区域协定谈判的价值,已有的争端解决案例(尤其是败诉案件)恰好可以对此提供参考。
3.“WTO规则作为一只无形的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内立法、行政及司法措施正扮演着“司法审查”的角色(如不少地方性“十二五”规划被指违反WTO规则)。如果不是借争端解决“既往不咎”之软肋,有意为之,则涉外立法和决策不可无视WTO国际规则。
4.“前路漫漫,好运中国”。尽管新近区域谈判活跃(如TPP、TTIP),但地缘政治因素明显,贸易自由非唯一目标。WTO仍是当今贸易规则的主体和支撑,美欧不可能放弃WTO场合对中国发起挑战,贸易纠纷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