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空间经济发展与规划”论坛之九

发布者: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办公室     时间:2014-06-24     阅读次数:790

报告题目: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格局与空间主体城市群建设
报告人:方创琳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
报告时间:2014年6月30日(星期一)上午9:00 -11:30
报告地点: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三教102会议室
主持人:吴玉鸣教授
邀请部门: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空间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所

报告内容简介:
        报告以对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解读为切入点,在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处在亚健康状态、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国际的比较差距及资源环境保障瓶颈,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方针、通用模式、差异模式、渐进模式,提出了“以轴串群、以群托轴”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金字塔型空间组织格局。第二部分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基本识别标准,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空间拓展过程、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紧凑程度、空间结构稳定程度和投入产出效率,进而分析了未来中国城市群建设的“5+9+6”的空间组织格局、未来发展方向及城市群建设的若干对策。

报告人简介:
       
方创琳,男,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6月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第一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地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
        兼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会员,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及城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兼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战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校计划特聘首都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聘专家,北京市、南京市、郑州市、保定市等数个城市专家顾问。
        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中国不同类型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城市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2020)》项目、国家环保部“十二五”规划项目以及北京、天津、深圳、南京、厦门、郑州、武汉、合肥、杭州等地方政府委托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规划项目约110余项。2003年以来,先后向国务院提交45份被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的重要咨询报告或重大规划,其中20份先后得到了中央总书记、总理、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批示并落实,2份成为国务院文件。
        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0部,在《Cites》、《Ecolog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地理学报》等50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约330篇,其中SCI/SSCI论文30篇,EI论文25篇,主持开发完成计算机软件16项,均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公开的发明专利5项。获国际地理联合会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科研优秀成果奖、中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