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专业学位中心 时间:2018-10-25 阅读次数:1704
走进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一幅长12米,
宽3米的巨幅画作矗立大厅高墙之上,
引人驻足、仰望。
图:画作全景图
它,
看山不似山,看山又是山,
似是古典水墨,却色彩跃然其间,
似是离经叛道,却古韵融合古意,
似是一幅完整画作,却层次分离崩析。
“不论你有没有美术功底,你都可以谈论艺术、发现与享受艺术、创造艺术的自由。”作者吴笠帆想通过这幅作品传达给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师生这样一种「享受美」的艺术观。
图:画作部分局部图
下面我们就跟随艺术家吴笠帆走进这幅艺术画作。
吴笠帆,中澳MBA员工,当代艺术家、策展人、摄影师。
2016年10月21日,吴笠帆受到了阎海峰经理和黄庐进教授的邀约——为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新大楼创作一幅山水画,作为永久收藏。
“如果其他艺术家不太可能会接受有如此大的作品来应战。我当时欣然接受了,希望可以将我执着艺术的精神和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精神结合起来,中西结合、知行合一、融合打磨,是审美艺术也是管理艺术。”吴笠帆与生俱来的自我挑战精神促使他当场接受了之后无数艺术家朋友觉得不可思议的这场耗时16个月的闭关创作。
他也试想着16个月后会发生什么?
历时16个月,巨幅拆分与重塑
2016年年底,吴笠帆选择了彩墨画为主题并开始了创作,用偏西方绘画的丙烯材料和手法来体现中国的墨韵。“我挚爱宋元诗词意境的山水,却不囿于此,而是在守住传统文化基因意境的同时,创新地融会贯通不同文化领域的艺术创作手法。”
这也是吴笠帆想通过作品传达给老师和员工们的价值:不论是西方的艺术创作手法,抑或是来源于西方的管理科学在观望不同文化领域关系和实践时,都应守住本源——关注本土文化基因作为创作根源。
“选择将这幅作品进行了分解构图, 20个画板汇集在一起,形成一幅变奏着的古意山水。”
直到今年国庆,正式开启了巨幅上墙安装工作,这也是艺术家对作品再创作的过程,“这20个画板汇集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而我在现场,将其进行了画幅立体重构。”
二次创作的过程,吴笠帆站在五米高的脚架上工作了四天有余,用以最后的修缮与再创作。
图:上墙修缮再创作
挚爱生活,想念美好,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芸芸众生,很多人都会说,我不懂美术、欣赏不了高深的作品,看不懂就也谈论不了关于艺术的种种。笠帆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不论你有没有美术基础,你都可以谈论艺术、发现与享受艺术、创造艺术。”美术的概念与目前的常态,仅仅只是艺术中的一小部分。
很多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这幅作品不像我们日常所见的山水作品一样是平面化的,而是层叠交错的?这也是笠帆想要通过作品传达给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师生的更深层含义。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从未停止过对当下城市与空间、艺术与人文、科技与技术、社会发展的思考。
画作明显经过了艺术家的立体重构,却未打乱画面给人的整体质感和色彩和谐,观者在依旧沉浸于宋元意境的同时,艺术家希望观者可以重新认识宋元时期由于文学性滋养下的水墨精神,以及古意山水中少有的磅礴与矜贵。
图:画作部分局部图
关于重构后的山水,吴笠帆是以细节为先,整体在后地让观者了解作品,用都市人几何结构看待人事物景的一种习惯性来感受喧闹中一直存在着的古韵与古意。把摄影构图常态进行了调整与重构,也是艺术家本人希望人们不要以纪实性的习惯或是看待纪实性摄影作品的审美意愿来看每一件艺术作品。
吴笠帆强调,通过艺术作品可以给更多观者反思人们对于环境普遍缺乏关注,应该更多偏重人文思考作为挚爱与感受作品和文化、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一种关系。我给予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而是让学院的每一位观者开始思考的两个引:首先是有了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与设计,才是值得引发不同领域的朋友去反思的价值;再者是希望观者可否以艺术家研磨艺术般的理性与感性,加上持之以恒的热情,用极高的兴奋点来引发如何看待自己领域的研究精神!
不近笠帆,不知其研磨艺术之辛苦,
不近作品,不知其创作背后之深意,
不近生活,不知其点滴美好之艺术。
借此,笔者想分享给大家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美好的、人人都可享受的艺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