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会计学系、公司财务研究所 时间:2019-10-14 阅读次数:1458
9月2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晏超博士应邀访问我司会计系并做客我司第38期财务与会计系列讲座,同我司师生分享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讲座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大楼318会议室举行。
首先,晏超报告了他和合作者的最新工作论文,论文题目为“Diversification through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Theory and Chinese Evidence”。该论文的主旨是为了解释中国企业为何对主业之外的金融投资狂热(即企业金融化),并试图探讨该行为对资本成本的影响。论文提出一个新模型,模型表明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之间存在阈值相关性,高于(低于)阈值相关,则资本成本在企业金融化程度方面正在增加(减少)。利用2007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论文发现中国的公司金融化平均可以降低资本成本。除了较高的获利能力外,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之间的相关性较低(甚至是负数)也起着关键作用。论文还发现,企业金融化与资本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所有权集中度较高,机构(个人)较多的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非国有企业中。总体而言,这项研究揭示了被忽视的金融投资的多元化作用。
短暂休息后,晏超做了题为“不务正业还是物尽其用?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价值效应研究”的论文报告。该论文基于上市公司持有大量理财产品的现象愈演愈烈,部分观点认为企业持有大量理财产品是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表现,但也有观点认为委托理财是上市公司充分利用闲置资金的现金管理手段,其目的是“物尽其用”。为此,该文试图通过对比理财产品和货币资金对公司价值的异质性影响,探讨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到底是“不务正业”还是“物尽其用”。研究发现,相比于持有货币资金,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更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但该现象仅存在于企业持有风险(收益)较低、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上述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通过持有短期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提高了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了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的融资约束较低、高管间薪酬差距较大、产品市场竞争更激烈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较高时,其理财产品的持有价值会更高。该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现金管理与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澄清关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问题的争议,同时还对公司资金管理以及防范企业脱实向虚的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晏超,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估值定价与资本配置。已在Economic Research (SSCI)、Management Decision (SSCI)、《会计研究》、《管理评论》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写由Springer出版的两部英文著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
撰稿:邱穆青 审稿:王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