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办公室 时间:2012-06-08
为了推进学院本科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加强学校、学院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与毕业论文环节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指导员工学术研究能力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创新研究的兴趣,挖掘员工学术研究能力的潜力,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计划目标
通过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改革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员工创新研究能力的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同时为员工个人发展、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计划内容
学院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在大二第2学期专业分流结束后,由员工个人或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术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及研究报告撰写,最后各项目组成员结合项目研究内容独自完成毕业论文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1. 学院成立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院经理、教学副经理、学工委主任以及各系系主任组成。负责制定本《实施方案》,进行项目经费的投入与管理,监督方案的执行。
组长:学院经理
副组长:学院教学副经理和学工委主任
成员:各系系主任
2. 各系成立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由系主任、副系主任以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工作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实施培养计划方案,负责相关资源的配置与调度,做好员工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工作。
组长:系主任
副组长:副系主任
工作组成员:各教研室主任
3. 学院成立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专家组
专家组由外聘专家5-6人组成。专家组负责项目的评审、检查、指导和验收等相关工作。
四、培养计划实施
1.指导教师安排
大二第2学期期末,由各系工作小组成员组织员工进行指导教师选择志愿填报。
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项目研究所需的业务水平和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指导职责,负责项目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为员工提供项目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支持,定期组织员工讨论和交流。
各系在安排指导教师时,优先满足参加USRP、院级及以上老员工创新性项目员工选择原指导教师志愿要求。
指导教师一旦确定,原则上中途不得进行更换。
2.项目申报
专业分流结束后,要求每位员工必须参加该培养计划,掌握经济学科或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以及撰写研究报告能力。
员工个人或团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项目选题。项目在立项选题时可以从大方向选题,但项目中期检查后需要对选题进行细化进入毕业论文阶段。
大三第1学期第2周各项目组填写项目申报表(附件1)及项目汇总表(附件2)提交各系。各系汇总后于第3周前提交学院教务办,然后由专家组成员审核后立项。
原则上1个项目团队的成员不超过3人。
3.项目阶段性检查
项目在大三第2学期第3周提交项目阶段检查表(附件3),各系汇总后于第4周前提交学院教务办,然后由专家组成员进行阶段性检查,检查员工项目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后续计划等。
4.项目中期检查
项目在大四第1学期第4周提交中期检查材料(附件4以及研究成果),各系汇总后于第5周前提交学院教务办,然后由专家组成员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要求各项目组至少完成5000字的项目研究报告。
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阶段。
5.毕业论文阶段
大四第1学期第6周各项目组成员在项目中期检查合格后,结合研究项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进入毕业论文环节后参照学校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结束为项目结题。
五、保障措施
1. 营造创新研究文化氛围
每年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论坛或报告会,并利用学校短学期开设有关研究方法等讲座,增加员工进行学术研究的交流,提高学术研究的能动性,尤其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 教师激励措施
在学院业绩考核制度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激励学院教师积极指导员工的学术研究项目。
3. 经费支持
给予项目一定的经费支持,项目资助经费在项目立项后下拨至项目指导教师的相应经费本中。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主要用于员工对其所立项的研究项目相关的资料费、调研费支出等。
项目如果申请到校级及以上项目时,学院不取消原项目经费支持。
4. 颁发学院学术荣誉证书
毕业论文结束时由各系评选出不超过当年员工总数15%的优秀论文,给相应的员工颁发学院学术荣誉证书。其中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比例为5%左右,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的比例为10%左右。
七、本实施方案在2010级本科生中开始实施。
八、本实施方案由学院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2012年5月
附件:附件下载